12月7日下午2点,第三期新浪传媒论坛:盘点2012传媒大事件在京举行,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常务副院长倪宁、《三联生活周刊》执行主编李鸿谷、央视《看见》制片人李伦、《凤凰周刊》主任记者邓飞等十几位业内专家学者齐聚新浪,探讨2012年传媒热点事件,以下为嘉宾针对《人民日报开通微博》事件进行的讨论实录
事件简介:
人民日报国际部一个年轻编辑的报告引起人民日报社高层的注意,由此人民日报官方微博开始酝酿成立。7月22日凌晨,北京恰逢61年来最大暴雨,人民日报微博上线。上线一周后,人民日报官方微博以180多条微博,收获了15万多粉丝以及网民们的持续热议,语言风格清新与贴近民生成为众多议论中频频提及的词汇。
《南都周刊》总编辑陈朝华:人民日报的开通,是2012年中国新闻界走转改中最接地气的一次微变革,是顶层设计与基层实践一次完美的对接。人民日报官微在重大、突发、敏感事件面前不回避、不失语,主动发声,弥合分歧,凝聚共识,回应关切,引导审思,以情暖人,以诚待人,以理服人,用它的锐度、深度和温度赢得了网友的尊重,也激发了围观网友潜在的善意与诚意,@人民日报 衔玉而生,破茧化蝶,用实际行动打通“两个舆论场”并取得良好实效,再一次证明,体制内的健康力量,是进一步推动改革的切实正能量。
人民网舆情监测室秘书长、《网络舆情》执行主编祝华新:63年报龄的人民日报,仅用4个月时间,粉丝量就超过了纸媒发行量280万,相当于在微博上办了又一份人民日报。在互联网“大众麦克风”时代,党报主动进入当今主流舆论场微博客,倾听民意,解读民瘼,化解民怨,吸纳民智,并且成功地得到了体制内外的普遍赞誉。这提示转型期社会,在充满期待又日益失去耐心的老百姓,思虑改革又日趋激进的知识分子之间,体制内建设性的改革立场,是凝聚社会共识的思想因子和人格力量。(场外采访内容)
《新京报》新媒体研究院总监曹保印:人民日报开通微博有建设性的立场,他纸质上呈现出来和微博是完全不一样的。人民日报的微博影响力超过了人民日报,我们倒是希望其他的一些纸媒,包括传统媒体能不能微博和自己的报纸完全分开,但是我们新京报还没有做到,我们试图想做,但是基本上是转发。人民日报微博的方向是人民日报未来的方向,这个我们可以认为是十大事件中可以进入的理由。
《中国铝业报》副总编辑周志懿:纸媒开通微博可以给他增加很多人气,但是如何处理好微博和报纸之间的关系,微博如何为报纸服务,现在也是一个问题。
《中国周刊》总编辑朱学东:与人民日报面目截然不同,仿佛两类人,这是好的变化。但微博能离开母体走多远,能否获得独立人格,尚待观察。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彭兰:《人民日报》官方微博是早产儿,在北京遭受大雨袭击的特殊时刻,它打破原定计划提前启动。这样一个举动,不仅表现出《人民日报》微博运营者的新思维,也使这个本来在网民心中有着种种刻板印象的媒体,从一开始就表现出自身与网民同呼吸、共命运的新姿态。此后,《人民日报》官微以它对网络及社会热点话题的密切关注和犀利评论,令不少网民刮目相看。微博这个平台,不仅意味着新的传播渠道,更意味着新的传播理念和传播姿态。《人民日报》官微成为了《人民日报》的一块实验田,这一实验,不仅将为《人民日报》开拓一个新的发展空间,也将为更多主流媒体在社会化媒体时代的突围,提供一个有价值的样本。
《都市时报》社长周智琛:这是一个万众喧哗、万感交集、万目睽睽等待万象更新的年份,人民日报选择在这个独特的年份开通官方微博,并形成了较为亲民和犀利的话语体系,博得万众瞩目,与其说这是人民日报“走转改”的试水力举,不如说是时代剧烈演进正在催变每一个群体每一个组织每一个个体的生存样式,当然,任何一种变,都在印证适者生存的通则。毫无疑问,改革,是这个国家绕不开的母题,对于政府而言是这样,对于媒体而言,更是如此。